(抵達學校的上午,小學部的孩子們害羞地在宿舍的四合院內推擠圍觀,對我們的出現感到好奇而期待。)
十四又一天後的現在,依舊說不出當初報名出隊的原因。總是這樣的:做出稱得上「開啟人生一個新篇章」的決定後,初衷便隨著時間過去而有所改變,最後連當初的想法都模糊成現在支吾的片語。
還記得報名梯隊那晚,在電腦前排志願序,十多個志願都飛向文化迥異的六個國家,最想去的尼泊爾梯隊就佔了前五個志願。送出報名表前,儘管意願不大,抱著沒魚蝦也好、「能出去就好」的心態,還是信手把兩三個中國梯隊放入序列最底層。事後,幾乎天天掛念著抽重國外梯的可能性,花了時間認真查了各梯隊據點的資料、上官網及粉絲專頁翻照片,而對於最後一刻才敷衍填入的中國梯是漠不關心。
名單公布那天晴天霹靂地得知,連甘肅在東北還西北都懶得查明的自己就要前往這個地方生活十四天了。嚮往的聳俊高山、熱帶氣候、異國民情一一與我擦肩而過,就是這個跑最後的甘肅喬門梯停下來對我說:「嗨,請多指教。」
結果直到離開桃園機場的那刻心裡都還扼腕著,唉,為什麼不是尼泊爾或印度呢?
這裡的孩子們在世界的眼中便是如此地不值得鄭重對待。
從小,志願序中,無論是最後一所學校、最後一間公司、最後一個目的地,只要位居「最後」,便無人喜歡。「最後」在大眾心裡是最平凡、不足為奇的;時間永遠只允許被花在新奇的事物上,而平庸的角落只有變得更加不起眼的權利。
於是,這樣的心態之下,這些所謂「沒什麼特別的」孩子們,除了成為更「沒什麼特別的」人之外,有的依舊是繼續保持「沒什麼特別的」機會。
他們沒有深邃靈動的雙眼、悲慘曲折的遭遇、陌生奇異的文化;他們也操著一口帶著腔調的普通話,淺淺的單眼皮、細細的眉角,用筷子吃麵、騎腳踏車上下學,玩跳繩、打籃球;女孩兒紮馬尾、男孩兒蓄平頭。
他們的平凡造就了「不就差不多嗎」的漠視。他們的平凡造就了「蛤,居然是這裡」的失望。他們的平凡使世界審視自己的傷口時,默默忽略了這個小角落。
志願序的「最後」總是難以使人心滿意足。
然而有時「最後」的平凡才是正視它的最大理由,才是它最特別的包裝,才藏著最大的感動。
孩子們一點也不平凡的眼神及笑容說服十四天前的我、更向現在的我證實,志願序的最後也有可能是遲來的慶幸。幸好我來了,幸好我紮紮實實地在這一百多雙殷切真誠的小眼睛中度過這短短十四天。
誰都不會平凡到值得忽略。
甘肅喬門學校的孩子們更絕非如此。
玄關
此Blog開放天了。
- Jul 27 Sat 2013 01:48
【微客Wake】甘肅喬門(1):志願序最後遲來的慶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