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很想很想去電影院,坐下來認真地好好地看一部電影。那種會讓自己忍不住當眾痛哭出聲的好電影。書也好。不是刻意虐待自己,只是這個月的日子實在過得太庸碌,少了很多應該有的感動,若不趕快充實一下心靈,還不知道自己能再撐多久才會耗盡精力。

  經常覺得,被課業、工作、時間、壓力、責任等追著跑的自己十分可悲。一直崇尚著忙碌的生活,但「忙碌」並不是有多到做不完的事情,而是每天睡覺前,「嗯,今天沒有被浪費了」的問心無愧。如果要一整天忙得無暇顧及任何突發狀況,也要是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情奔波、做著自己可以開心面對的東西。因此,回顧這幾個星期,驀然驚覺生活不知何時變得乏味無陳,心靈似乎也要甘涸了。

  靜下心來好好數算,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都沒時間去一一完成,反而令人沮喪的事走了一件又來了一件,每天都得把自己繃得比上了羽箭的弦還緊,時時刻刻都得與即將睡去頭腦奮戰。看起來我很有條理地處理著每一件事,但其實又有多少人知道,私底下的自己根本默默地與自己掙扎。

  有的時後,想要「啊──」地雙手一伸,賴在床上任性地撒嬌。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兀自放自己一串連假;更多時候,只單純地想直接變成一隻貓,呼嚕呼嚕地,以舔舐腳掌的悠閒態度面對早就亂成一團的世界。

  變成一隻貓的話多好。

  可是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此才想去電影院把自己交給隨著劇情失控的情緒,或投身於書海。只要是能把情緒交託上去的事物都好,對於自己面對已經產生了疲倦的感覺。前一個星期便問一個要好的朋友要不要一起去看一部電影,他說好,但要安排一下時間。我沒問題,雖然事情很多,但一部電影的時間絕對擠得出來。

  前兩天另一個朋友獨自去看了電影,我有點羨慕他有「獨自」的愜意。自行去看電影是我一直很嚮往的事,但我對於handle寂寞這種東西仍然不太熟悉,就一直沒去嘗試。對於要好的朋友的那聲「好」,我還在等候兌現的時刻:我需要的不只是一聲「好」而已,而是那聲「好」之後,開始移動的步伐。

  然而等著等著卻沒什麼下文,過幾天再問,他又說忙,要再等一個星期。我說沒關係,但一定要擠出時間陪我。他說好。因為那個「好」,我又等了一個星期。眼看那部電影就快下檔了,我們居然連時間都還沒敲定,不禁有些失望。我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只要他開口,我一定把時間留給他,他卻不然。我可以理解,他比我更忙,但大概是最近有些寂寞吧!有種「搞什麼啊」的感覺。

  拖到現在,換我沒空了。不是單純的沒空,而是每天晚上都得熬夜過一點的沒空。他也是,莫名其妙地,又開始為了學校的事情忙起來了,當初的那聲「好」漸漸地失去了意義,我在殷殷等待中也逐漸有了「乾脆自己一個人去看好了」的想法。

  不過,最近社團的突發狀況太多,該做的事情全部擠在一起,一下子責任變得很大,這一秒得給學姊做交代,下一秒又得給自己一個交代,情緒繃了快兩個星期,說要去看電影也說了兩個星期,今天晚上在Facebook上就遇見了要好的朋友,累積很久的壓力立刻一下子爆發出來,劈哩啪啦地向他訴了一大堆苦。

   然後他只靜靜地聽,靜靜地回覆:「Let it go.」我問他,「有沒有一秒能讓我振作的方法」,因為知道自己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不然原先處理得當的事情又會亂掉,所以當下需要很有力的鼓勵。

  要好的朋友信心滿滿的說,當然有,然後在我半信半疑的態度下給了對策:他叫我去吃塊巧克力,然後告訴自己:「你他媽的我都從台灣到美國又從美國到台灣了,我就不相信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你祖母我!」

  當下我還真的有點會心一笑,有了重新面對的動力,也想起想去看電影的心情。因此我又問:「等我事情弄完,陪我去看部電影好不好?」

  不知是知道我心情低潮的緣故,還是真的認真地promise,他立刻說「好」。又是「好」。然而這次「好」卻是讓我振作的最大動力,和之前沒意義的「好」不一樣,就算往後沒有兌現,知道他有這個心的我,已經十分感激。或許是身處壓力的緣故,知道之後有放鬆心情的機會,就足夠了。

  這其中的心情轉折我不大會描述,只能說在那個當下的自己只覺得,原來有時候我需要的只是一聲「好」,而那聲「好」之後是否會移動的腳步,其實不是那麼地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